神经源性膀胱针灸有一定作用。
针灸是中医传统疗法,对于神经源性膀胱,其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。从中医角度看,神经源性膀胱往往与经络不通、气血阻滞等有关。针灸可以刺激穴位,起到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的功效。例如针刺关元、气海等腹部穴位,能够调节下焦的气血,增强膀胱的气化功能。三阴交等穴位对于调节三阴经的气血也有重要意义,有助于改善膀胱的功能状态。
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,针灸刺激穴位能够引起神经反射,这种神经反射可以影响到膀胱周围神经的兴奋性。通过调节神经的功能,可能改善膀胱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协调性。同时,针灸还可能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对膀胱的控制,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排尿障碍症状,如改善尿频、尿急、排尿困难等情况。不过,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较为复杂,针灸通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,可能还需要结合康复训练、药物治疗等其他手段,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