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膜穿孔确实会影响听力。耳膜作为声音传导的重要结构,一旦穿孔会导致声音振动传递效率下降,引起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。穿孔大小、位置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决定了听力受损的严重程度,轻微穿孔可能仅造成低频听力下降,而大面积穿孔可能导致明显传导性耳聋。
耳膜穿孔影响听力的机制主要与声波传导障碍有关。完整的耳膜能将外界声波高效传递至听小骨链,进而刺激内耳。穿孔后声波在鼓膜处发生能量散失,部分声波直接通过穿孔进入中耳腔,无法形成有效振动。若穿孔边缘附着痂皮或合并中耳炎,可能进一步阻碍声音传导。长期穿孔还可能引发听骨链固定或中断,加重听力损失。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、耳闷胀感,若内耳受累甚至可能混合高频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。
发现耳膜穿孔需及时就医评估,避免用力擤鼻、耳道进水或自行掏耳以防感染。急性穿孔约80%可自愈,超过3个月未愈需考虑鼓膜修补术。术后避免剧烈运动、气压骤变环境如潜水、飞行,定期复查听力。突发听力下降伴眩晕、耳漏需警惕并发症。儿童患者更需关注听力筛查,避免语言发育受影响。日常防护噪声、控制呼吸道感染是预防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