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结石不进行治疗可能导致疼痛持续加重、引发尿路感染、造成尿路梗阻、损害肾脏功能、增加手术难度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持续加重:尿结石在移动或阻塞尿路时会引发剧烈疼痛,尤其是肾绞痛。若不及时处理,疼痛可能从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结石长期刺激尿路黏膜还可能引起局部炎症,加重不适感。疼痛反复发作可能导致焦虑和睡眠障碍,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。
2.引发尿路感染:结石在尿路中滞留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,导致尿路感染。感染可表现为尿频、尿急、尿痛甚至发热。若感染扩散至肾脏,可能引发肾盂肾炎,严重时导致脓毒血症。长期反复感染还可能造成尿路黏膜损伤,增加治疗复杂性。
3.造成尿路梗阻:结石可能卡在输尿管或尿道,导致尿液排出受阻。长期梗阻会使肾脏内压力升高,引发肾积水。肾积水若不及时解除,可能压迫肾实质,影响肾脏正常功能。单侧梗阻可能导致患侧肾功能丧失,双侧梗阻则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。
4.损害肾脏功能:结石长期存在可能直接损伤肾组织,导致肾功能逐渐下降。梗阻性肾病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,严重时发展为慢性肾病。肾功能受损后,体内代谢废物无法有效排出,可能引发全身性症状如水肿、高血压等。晚期甚至需要透析或肾移植。
5.增加手术难度: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结石体积增大或数量增多,使原本简单的药物排石或体外碎石变得困难。结石长期滞留可能引起周围组织粘连,增加微创手术的难度和风险。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多次手术,恢复时间延长且费用更高。
出现尿结石症状应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。日常需保持充足饮水,减少高草酸、高嘌呤食物摄入。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石,尤其是既往有结石病史者更应重视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