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疱疹液、吸入飞沫传播、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、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、母婴垂直传播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直接接触患者皮肤疱疹液:手足口病患者的疱疹液含有大量病毒,直接触碰疱疹破溃后的渗出物可能导致感染。皮肤黏膜存在微小破损时病毒更易侵入,护理患者时应避免徒手接触患处,处理后需彻底清洁消毒。
2.吸入飞沫传播: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可能携带病毒,近距离交谈或共处密闭空间时易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。发病初期患者咽喉分泌物病毒量较高,需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通风。
3.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:病毒可在玩具、餐具、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日。触摸污染物后未洗手即接触口鼻或眼睛,可能引发感染。高频接触物品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。
4.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:病毒可通过粪便排出,污染水源或食物。生食未洗净的蔬果或饮用未经煮沸的水存在感染风险。食品应充分加热,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。
5.母婴垂直传播:孕妇感染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或分娩过程传染给胎儿。新生儿免疫力低下,可能出现重症。孕期出现发热或皮疹需及时就医,分娩时需加强防护措施。
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患者需隔离至症状消退。日常注意手部卫生,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。儿童玩具、衣物等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。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