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功能检查的指标包括转氨酶、胆红素、白蛋白、碱性磷酸酶、凝血功能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转氨酶: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,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。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,肝细胞受损时释放到血液中,数值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。谷草转氨酶分布较广,除肝脏外还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,其升高可能与肝脏或心脏疾病有关。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可帮助判断肝损伤的程度和进展。
2.胆红素:胆红素是胆汁的主要成分,由血红蛋白分解产生。肝功能检查中包括总胆红素、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。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溶血、肝细胞损伤或胆汁淤积。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胆道梗阻,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。胆红素水平异常可帮助判断黄疸类型及病因。
3.白蛋白: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重要蛋白质,具有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运输物质的功能。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反映肝功能减退或合成能力下降,常见于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。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,其水平变化较慢,因此更适合评估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状态。
4.碱性磷酸酶: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肝脏、骨骼和胎盘等组织中。肝脏来源的碱性磷酸酶升高常见于胆汁淤积或胆道梗阻。骨骼疾病或生长发育期也可能导致其水平升高。碱性磷酸酶与其他指标结合分析,有助于判断肝胆或骨骼系统疾病。
5.凝血功能:肝脏合成多种凝血因子,凝血功能检查可反映肝脏的合成能力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国际标准化比值升高提示肝功能减退或维生素K缺乏。凝血功能异常常见于严重肝病或胆汁淤积,可能增加出血风险。
肝功能检查需空腹进行,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影响结果。检查前应告知医生用药情况,部分药物可能干扰指标。若结果异常,需结合其他检查或临床病史进一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