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个人卫生、避免接触感染者、定期清洁消毒物品、接种疫苗、增强免疫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个人卫生: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,勤洗手是有效预防手段。饭前便后、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,尤其注意指尖和指缝。儿童玩具、餐具等个人物品应专人专用,避免交叉感染。
2.避免接触感染者:患者的口鼻分泌物、疱疹液均具有传染性,发病期间需隔离治疗。健康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,尤其避免与疑似症状者密切接触。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现病例时应及时采取停课措施。
3.定期清洁消毒物品: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数日,日常需对门把手、桌椅、玩具等高频接触物品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。衣物被褥需阳光暴晒或高温烫洗,餐具煮沸消毒。保持室内通风,降低病毒浓度。
4.接种疫苗: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灭活疫苗,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。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在流行季节前完成接种,基础免疫程序为两剂次,间隔1个月。疫苗安全性良好,不良反应罕见。
5.增强免疫力: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果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,适当进行户外活动。婴幼儿提倡母乳喂养,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可提高抵抗力。
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需密切关注儿童体温和皮肤状况,出现发热或疱疹应及时就医。重症病例可能并发脑炎或肺水肿,需住院观察治疗。普通病例通常1周内自愈,但康复后仍可能携带病毒,2至4周内需避免接触易感人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