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蛋白并不完全由肾虚引起。肾虚是中医概念,指肾脏功能减弱,可能伴随尿蛋白症状,但现代医学认为尿蛋白更多与肾脏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系统疾病相关,需结合具体病因分析。
尿蛋白的出现涉及多种病理机制。从西医角度看,肾小球滤过膜损伤、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、高血压均可导致蛋白质漏入尿液。急性肾炎、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是常见原因,而剧烈运动、发热等生理状态也可能引发短暂性蛋白尿。中医所称肾虚涵盖范围较广,包括腰膝酸软、夜尿增多等症状,但仅凭尿蛋白不能直接等同于肾虚,需结合舌脉体征综合辨证。长期蛋白尿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,需及时明确病因。
诊断尿蛋白需注意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。单次尿检异常需复查晨尿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,避免因脱水、运动等因素干扰结果。若确诊病理性蛋白尿,应完善肾功能、超声等检查,排除继发性因素如糖尿病肾病、狼疮性肾炎等。中医调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服用补肾药物掩盖病情。日常需控制盐分摄入,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,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。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更全面管理疾病,但核心在于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