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窦炎通常在症状持续超过12周时转为慢性。急性鼻窦炎若未及时有效治疗或反复发作,炎症长期存在可导致黏膜结构改变,最终发展为慢性鼻窦炎。病程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病原体类型、治疗规范性及个体免疫状态等。
慢性鼻窦炎的形成与持续炎症刺激密切相关。急性期细菌或病毒感染未彻底清除,可能引发黏膜水肿、纤毛功能障碍和窦口阻塞,形成恶性循环。过敏体质、鼻中隔偏曲、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会加速慢性化进程。长期鼻塞、脓涕、头痛及嗅觉减退是典型表现,部分患者伴随鼻息肉。影像学检查如CT可显示窦腔黏膜增厚或积液,帮助明确诊断。
预防慢性化需重视急性期的规范治疗。足疗程使用抗生素、鼻用激素及黏液促排剂是关键,避免自行停药。过敏患者需控制环境过敏原并接受免疫调节治疗。吸烟、空气污染等刺激因素应尽量避免。出现反复鼻窦感染或症状迁延时,建议尽早转诊耳鼻喉科,评估是否需手术干预。术后定期冲洗和随访同样重要,可降低复发风险。日常保持鼻腔清洁,增强体质也有助于减少急性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