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底筋膜炎应挂骨科、康复科、疼痛科、中医科、运动医学科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骨科:足底筋膜炎属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,骨科医生擅长处理筋膜、肌腱等软组织损伤。通过触诊、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后,可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,如体外冲击波或局部封闭治疗。骨科还涉及足部结构异常的矫正,例如定制鞋垫或矫形器,缓解筋膜过度牵拉。
2.康复科:康复科注重功能恢复,采用物理疗法改善足底血液循环。常见手段包括超声波、电疗及冷热敷,配合牵拉训练增强足弓肌群力量。康复师会指导渐进性负重练习,避免筋膜二次损伤,长期随访调整康复计划。
3.疼痛科:以缓解慢性疼痛为核心,疼痛科通过神经阻滞或药物注射降低炎症反应。针对顽固性疼痛可能采用射频消融等技术,同时结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症状。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是该科优势。
4.中医科:中医认为足底筋膜炎属筋伤,辨证施治采用针灸、推拿或中药熏洗。针灸刺激阿是穴促进气血运行,推拿松解足底粘连组织,配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外敷,整体调理肝肾不足或寒湿痹阻等证型。
5.运动医学科:针对运动损伤导致的足底筋膜炎,该科室评估运动模式与足部生物力学。建议调整运动强度,纠正跑跳姿势,并设计专项拉伸方案。必要时联合支具保护,预防运动过程中筋膜反复微撕裂。
出现足部疼痛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,选择软硬适中的鞋具。急性期减少跑跳等冲击性活动,冰敷疼痛部位。自行按摩需力度轻柔,过度按压可能加重炎症。若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肿胀发热,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