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苏在中医理论中不属于典型的发物。发物通常指容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如过敏、皮肤病、炎症的食物或药物,而紫苏性味辛温,具有解表散寒、行气和胃的功效,常用于风寒感冒或脾胃不适,并未被传统医典列为常见发物。
紫苏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较高,其挥发油成分如紫苏醛、柠檬烯等具有抗菌、抗炎作用。对于体质偏寒或外感风寒者,紫苏能辅助驱散表邪;对于胃肠气滞引起的腹胀、恶心,紫苏叶泡水或入菜可缓解症状。现代研究也未发现紫苏会普遍引发过敏或加重慢性病,反而因其抗氧化特性被用于食疗。不过,部分特殊体质可能对紫苏中的成分敏感,如接触后出现皮肤瘙痒或消化不适,这类情况需谨慎。
使用紫苏时需注意结合自身体质。阴虚内热或实火旺盛者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加重口干、便秘等症状;孕妇或正在服用抗凝药物者建议咨询医师,因紫苏可能影响凝血功能。日常食用新鲜紫苏叶或泡茶,建议初次少量尝试,观察反应。储存时需保持干燥避光,避免有效成分挥发。若存在明确过敏史或特定疾病,应避免自行药用,优先遵循专业中医指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