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可能增加腰间盘突出的风险,但并非直接导致。孕期身体变化可能对腰椎产生额外压力,从而诱发或加重原有椎间盘问题。
妊娠期间激素水平变化会使韧带松弛,为分娩做准备,但同时也降低了腰椎稳定性。随着胎儿发育,子宫扩大使重心前移,腰椎前凸角度增大,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显著增加。长期姿势不良、体重增长过快或缺乏核心肌群锻炼等因素可能进一步加剧腰椎负担。若孕前已有椎间盘退变或慢性腰背痛,妊娠可能成为症状加重的诱因。
孕期出现腰痛需谨慎区分生理性疼痛与病理性问题。轻度腰痛多与姿势变化或肌肉疲劳有关,可通过热敷、适度运动缓解。若出现下肢放射痛、麻木或无力,需警惕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,及时就医。影像学检查需权衡胎儿安全,MRI无辐射为首选。治疗以保守为主,如物理治疗、佩戴护具,严重病例需多学科评估。孕期应控制体重增长,避免久站久坐,选择侧卧睡姿并加强盆底肌训练,以降低腰椎负荷。产后康复同样重要,逐步恢复腰背肌力量有助于预防慢性疼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