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芦巴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、消化不良和高胆固醇等疾病。其种子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如皂苷、黄酮类和膳食纤维,这些物质被认为具有调节血糖、促进消化和降低血脂的作用。现代研究也初步验证了葫芦巴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潜在益处。
葫芦巴的降血糖作用主要归功于其富含的可溶性纤维,能够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,改善餐后血糖水平。对于消化不良,葫芦巴种子中的黏液质可保护胃黏膜,缓解胀气和胃酸过多。葫芦巴中的甾体皂苷可能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帮助调节血脂。部分研究还发现葫芦巴提取物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特性,或对缓解关节炎症状有一定帮助。传统用法包括将种子泡水、磨粉入药或制成茶饮,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。
使用葫芦巴时需注意剂量控制,过量可能导致胃肠不适或低血糖。孕妇、哺乳期女性及低血糖患者应避免使用。葫芦巴可能与降糖药或抗凝药物产生相互作用,服用相关药物前应咨询医生。选择葫芦巴制品时,需确保来源可靠,避免污染或掺假。尽管葫芦巴有一定辅助作用,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,慢性病患者需遵循专业医疗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