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毒性咽喉炎通常属于自限性疾病,多数情况下并不严重,但具体病情因人而异。免疫力正常的患者通常在7-10天内可自愈,但婴幼儿、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较重症状或并发症,需引起重视。
病毒性咽喉炎主要由鼻病毒、腺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引起,典型症状包括咽痛、干痒、声音嘶哑,可能伴随低热、乏力等全身症状。与细菌性感染不同,该病通常不会导致化脓或持续高热,但柯萨奇病毒等特殊病原体引发的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出现口腔水疱,埃可病毒感染可能伴随皮疹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,提示可能存在合并感染或病情进展,需及时就医鉴别。
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,每日饮水1500-2000mL以缓解咽部干燥。避免摄入辛辣、过热食物刺激黏膜,温盐水漱口可减轻炎症。需特别注意区分病毒性与链球菌性咽喉炎,后者需抗生素治疗。若咽痛伴随关节痛、血尿等症状,需警惕风湿热或肾炎等并发症。儿童患者出现拒食、流涎需排查会厌炎等急症。合理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可缓解不适,但避免滥用抗病毒药物。恢复期出现心悸、胸闷需排查病毒性心肌炎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