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间隙感染的症状包括持续性背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、伴随发热或寒战等全身症状、局部压痛和肌肉痉挛、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痛或无力、严重时可出现脊柱畸形或活动受限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持续性背部疼痛且活动后加重:椎间隙感染早期最突出的表现是局部疼痛,疼痛通常集中在感染椎间隙对应的脊柱节段,呈钝痛或锐痛,卧床休息可能稍缓解,但站立、行走或脊柱活动时明显加重。疼痛可能逐渐向周围扩散,夜间也可能持续存在,影响睡眠。
2.伴随发热或寒战等全身症状:感染常引发全身炎症反应,表现为体温升高,可达38℃以上,部分患者伴有寒战、出汗或乏力。发热可能呈间歇性,与细菌毒素释放或感染扩散相关,若未及时控制,可能进一步导致脓毒症。
3.局部压痛和肌肉痉挛:感染椎间隙对应的体表区域常有明显压痛,触碰或叩击时疼痛加剧。周围肌肉因炎症刺激出现保护性痉挛,表现为脊柱旁肌肉僵硬,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,可能影响弯腰、转身等动作。
4.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痛或无力:若感染进展累及神经根,疼痛可能沿神经走向放射至臀部、下肢或胸腹部,类似坐骨神经痛或肋间神经痛。严重时可能出现肢体麻木、无力或反射减弱,提示神经功能受损。
5.严重时可出现脊柱畸形或活动受限:晚期或未治疗的感染可能导致椎体破坏、塌陷或脓肿形成,引发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。患者常因疼痛和结构异常无法正常直立或行走,甚至出现瘫痪风险。
椎间隙感染需尽早明确诊断并干预,避免延误导致不可逆损伤。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对判断病情至关重要,治疗需结合药物和手术等综合措施。日常注意脊柱保护,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处理加重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