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的茵陈可以食用,但药效和口感较三月茵陈有所下降。茵陈以农历三月采集为佳,此时幼苗鲜嫩且药用成分丰富,故有三月茵陈四月蒿的说法。进入四月后,茵陈茎叶逐渐纤维化,苦味加重,虽仍具一定药用价值,但更适合作为野菜食用而非入药。
茵陈的药用价值与生长阶段密切相关。春季幼苗含有的滨蒿内酯、绿原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保肝利胆作用,传统医学常用于黄疸型肝炎治疗。随着植株成熟,有效成分含量降低,膳食纤维比例增高。四月采集时可选择未抽薹的嫩梢,焯水后凉拌或做馅,能保留部分清热利湿的功效。现代不同采收期的茵陈在抗氧化、抗炎作用上存在显著差异,三月茵陈提取物的药理活性普遍优于后期采收品。
食用四月茵陈需注意植株生长环境,避免公路边、污染区采集以防重金属残留。脾胃虚寒者应控制食用量,过量可能引发腹泻。民间常将四月茵陈晒干后煮水代茶,此时建议缩短煎煮时间以减少苦涩感。孕妇及肝功能异常者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若发现叶片有明显虫蛀或霉斑则不宜食用,新鲜茵陈建议冷藏保存并在3天内食用完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