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湿热是一种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的全身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疾病,主要累及心脏、关节、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。该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,常继发于未经规范治疗的咽峡炎或猩红热,属于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,与链球菌抗原引发的交叉免疫反应密切相关。
风湿热的典型表现包括游走性多关节炎、心脏炎、皮下结节、环形红斑及舞蹈病。心脏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,可导致永久性心脏瓣膜损害,形成风湿性心脏病。关节症状多见于膝、踝等大关节,表现为红、肿、热、痛,但通常不遗留畸形。皮下结节和环形红斑是特征性皮肤表现,舞蹈病则表现为不自主的肢体抽动和情绪不稳。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、链球菌感染证据如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及影像学检查。
预防风湿热的关键在于及时规范治疗链球菌性咽炎,通常采用青霉素类抗生素。已确诊风湿热需长期预防性用药,避免复发加重心脏损伤。急性期应卧床休息,减少心脏负荷,同时使用抗炎药物控制症状。日常需注意保暖,避免潮湿寒冷环境,定期复查心脏功能。风湿热患者需终身随访,尤其关注心脏瓣膜情况,必要时进行手术干预。早期识别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,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