肌肉拉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感、局部肿胀、肌肉僵硬、活动受限、皮下淤血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疼痛感:肌肉拉伤后最直接的表现是受伤部位出现明显疼痛,尤其在触碰或活动时加剧。疼痛程度与拉伤严重性相关,轻度拉伤可能仅表现为轻微酸痛,重度拉伤则伴随尖锐刺痛。疼痛区域通常集中在肌肉纤维撕裂处,可能向周围放射。
2.局部肿胀:受损肌肉因炎症反应导致组织液渗出,形成局部肿胀。肿胀程度与拉伤等级成正比,严重时可能压迫周围神经血管。肿胀区域皮肤温度可能升高,触诊有紧绷感。
3.肌肉僵硬:受伤肌肉因保护性痉挛出现僵硬现象,主动收缩或被动拉伸均可能引发不适。僵硬会降低肌肉弹性,影响关节活动范围。长期未缓解的僵硬可能发展为粘连。
4.活动受限:拉伤后肌肉功能部分丧失,导致相关关节运动障碍。例如大腿后群肌拉伤会影响屈膝动作。活动时疼痛加剧迫使肢体处于代偿姿势,长期可能引发继发性损伤。
5.皮下淤血:严重拉伤伴随毛细血管破裂,血液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淤青。淤血范围与损伤程度相关,初期呈紫红色,逐渐转为黄绿色。淤血吸收速度因人而异。
出现肌肉拉伤后需立即停止运动,避免加重损伤。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,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。恢复期间避免剧烈活动,逐步进行温和拉伸。如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关节异常,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韧带损伤。康复训练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,防止二次受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