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火眩晕属于中医范畴,指肝阳上亢、肝火上炎引发的头晕目眩症状。长期肝火眩晕未及时调理,可能引发高血压、中风、失眠、焦虑等多种疾病,严重时甚至影响心脑血管健康。
肝火眩晕多因情志不畅、熬夜、饮食辛辣等因素导致肝气郁结,郁久化火,火性上炎,扰动清窍。肝阳上亢可致血压升高,增加心脑血管负担,长期如此易诱发高血压病,甚至引发脑卒中。肝火扰心则可能导致心悸、失眠,长期睡眠不足又加重肝火,形成恶性循环。肝火旺盛还可能影响脾胃功能,导致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进一步削弱体质。部分人群因肝火过盛出现耳鸣、头痛,长期不愈可能发展为慢性偏头痛或神经性耳鸣。
预防肝火眩晕需注意情绪调节,避免长期压抑或愤怒。饮食宜清淡,少食辛辣油腻,适量饮用菊花、决明子等清肝明目的茶饮。规律作息,避免熬夜,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平抑肝火。适度运动如散步、太极拳可疏解肝郁,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眩晕。若症状反复或伴随血压升高、剧烈头痛,需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。日常可按摩太冲、风池等穴位辅助缓解症状,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