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胸是一种医学操作,主要用于诊断或治疗胸腔内疾病。通过穿刺胸腔,可以抽取积液、气体或进行组织活检,帮助明确病因或缓解症状。这一操作在临床上有明确的应用价值,尤其在处理胸腔积液、气胸或肿瘤诊断时具有重要作用。
穿胸的具体作用包括引流异常积聚的液体或气体,改善呼吸功能。例如,大量胸腔积液可能导致肺组织受压,引发呼吸困难,穿刺引流后症状可迅速缓解。通过穿刺获取的样本可用于病理检查,辅助诊断结核、癌症或感染性疾病。在某些紧急情况下,如张力性气胸,穿胸能迅速减压,挽救生命。操作通常需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,以提高准确性和安全性。
进行穿胸需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。操作前需评估凝血功能、影像学结果及患者整体状况,避免对凝血障碍或严重肺气肿患者实施。术中需注意无菌操作,防止感染,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,警惕气胸、出血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。术后应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、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,必要时及时处理。穿胸虽为有创操作,但在规范操作下风险可控,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