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耳朵出血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判断。少量出血可能由炎症刺激或轻微损伤引起,相对可控;但大量出血或伴随剧烈疼痛、听力骤降等症状时,通常提示鼓膜穿孔、胆脂瘤或严重感染,属于紧急情况,需立即就医。
中耳炎引发耳朵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感染导致鼓膜充血破裂,或慢性炎症侵蚀周围组织。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积聚可能压迫鼓膜造成穿孔,血液与脓液混合流出。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破坏骨质和血管,出血量较大且易反复。若出血伴随眩晕、面瘫或高热,可能已引发颅内并发症,如脑膜炎或脓肿,危及生命。及时通过耳镜、CT等检查明确病因是关键,避免延误治疗。
出现耳朵出血应立即停止掏耳或进水,避免压迫患侧。不可自行滴药或冲洗,防止感染扩散。就医后需严格遵循抗生素或手术方案,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听力与影像。预防上需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,避免用力擤鼻,游泳时佩戴耳塞。儿童反复发作需排查腺样体肥大。出血后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,饮食清淡促进愈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