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羌是一种传统中药材,指伞形科植物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,主产于四川、甘肃、青海等地,故得名川羌。其性辛、苦、温,归膀胱、肾经,具有解表散寒、祛风除湿、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风寒感冒、头痛身痛、风湿痹痛等症。
川羌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,尤其擅长治疗外感风寒夹湿证。其辛温发散之力能驱散肌表风寒,苦燥之性可化解体内湿邪,对恶寒发热、颈项强痛、肢体酸重等症状效果显著。在风湿痹痛治疗中,川羌能通利关节、缓解疼痛,常与独活、防风等配伍,如经典方剂羌活胜湿汤。现代川羌含挥发油、香豆素等成分,具有抗炎、镇痛、调节免疫等作用,但其药效发挥仍以中医辨证为基础。
使用川羌需注意其辛温燥烈之性,阴虚血亏者慎用,以免耗伤阴液。外感风热或湿热内盛者不宜单独使用,需配伍清热药以平衡药性。常规煎服剂量为3-10克,超量可能引发恶心、头晕等不良反应。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。贮藏时应置阴凉干燥处,防潮防蛀,避免药效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