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苦是一种中药材,学名为川楝子,属于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。在中医理论中,川苦性寒、味苦,归肝、小肠、膀胱经,具有疏肝泄热、行气止痛、驱虫等功效,常用于治疗肝郁化火、胁肋胀痛、疝气疼痛及虫积腹痛等病症。
川苦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川楝素、苦楝子酮等,这些成分赋予了其药理作用。现代川苦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及驱虫效果,尤其对蛔虫、钩虫等肠道寄生虫有显著抑制作用。在临床应用上,川苦常与其他中药配伍,如与延胡索、木香同用可增强行气止痛之效,与使君子、槟榔搭配则用于驱虫。川苦还可外用,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,辅助治疗湿疹、疥癣等皮肤疾患。
使用川苦需注意其苦寒特性,脾胃虚寒者慎用,以免加重腹痛、腹泻等不适。过量服用可能导致头晕、恶心、呕吐等中毒反应,严重时甚至抑制呼吸中枢,故须严格遵循医嘱。孕妇禁用,以免引发子宫收缩。贮藏时应置于阴凉干燥处,防潮防蛀。由于川苦与同科植物苦楝子外形相似,易混淆,选购时需辨明真伪,确保药材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