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涂擦是将中药制剂直接涂抹于患处或特定穴位,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的一种外治法。其目的在于借助药物成分的局部渗透作用,达到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除湿或清热解毒等效果,同时避免口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。
中药涂擦的临床应用广泛,常用于跌打损伤、风湿痹痛、皮肤疮疡等病症。药物成分经皮吸收后可直接作用于病灶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消退或组织修复。例如,红花油涂擦可缓解肌肉酸痛,紫草膏能促进创面愈合。操作时需根据证型选择适宜药液,如寒证多用温性药物,热证宜选凉性制剂。涂擦手法也有讲究,通常以轻柔打圈或沿经络走向涂抹,避免用力过度损伤皮肤。部分药物需配合热敷或按摩以增强药效渗透。
使用中药涂擦需注意皮肤完整性,破损或溃烂处禁用刺激性药物,防止感染或加重损伤。过敏体质者应先小范围试用,观察是否出现红疹、瘙痒等不良反应。药物浓度需严格把控,尤其含毒性成分如生川乌的制剂,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。涂擦后注意局部保暖,防止受风受凉影响药效发挥。部分药物可能污染衣物,操作后建议静置10-15分钟再覆盖敷料。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慎用,特殊部位眼周、黏膜等需避开。若涂擦后出现灼热感或红肿,应立即停用并用清水冲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