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药物选择需根据结石成分和患者情况决定。常见有效药物包括枸橼酸氢钾钠、坦索罗辛和别嘌呤醇等,其中枸橼酸盐类药物对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溶解效果显著,α受体阻滞剂则有助于输尿管结石的排出。
结石的溶解与预防需结合具体类型制定方案。尿酸结石患者可通过口服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,使结石逐渐溶解,同时配合低嘌呤饮食控制尿酸水平。胱氨酸结石患者除使用枸橼酸盐外,还需增加饮水量以降低尿中胱氨酸浓度。对于草酸钙或磷酸钙等含钙结石,药物溶解效果有限,但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尿钙排泄,降低复发风险。输尿管下段的小结石通常<5mm可尝试坦索罗辛等药物松弛平滑肌,促进结石自然排出。
使用溶石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,定期复查超声或CT监测结石变化。枸橼酸盐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,长期服用需监测血钾水平。坦索罗辛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,服药期间应避免突然起身。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别嘌呤醇剂量,防止药物蓄积。溶石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2000-3000ml,但需根据心肾功能调整。若出现持续腰痛、血尿或发热等症状,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梗阻或感染,需立即就医。药物溶石仅适用于特定结石类型,较大结石或合并解剖异常者通常需体外碎石或手术干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