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屎不是中耳炎。耳屎是外耳道皮肤腺体分泌的油脂、皮屑等混合形成的物质,具有保护外耳道的作用。中耳炎则是中耳腔的炎症,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两者发生部位和性质完全不同。
耳屎的医学名称为耵聍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,能够吸附灰尘并阻挡异物进入耳道。中耳炎则多因感冒、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导致,伴随耳痛、听力下降甚至发热等症状。耳屎堆积过多可能堵塞耳道,但不会直接引发中耳炎。若强行掏耳导致外耳道损伤,可能增加感染风险,但中耳炎的病因通常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耳部结构异常更相关。
日常无需频繁清理耳屎,外耳道有自洁功能,过度掏耳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。若出现耳痛、流脓或听力骤降,需及时就医,避免误判为中耳炎或延误治疗。游泳或洗澡后耳道进水时,可倾斜头部使水自然流出,避免用棉签深入掏挖。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,更易患中耳炎,家长需关注其耳部异常表现。区分耳屎与中耳炎的关键在于症状和部位,专业诊断需借助耳镜等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