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碘盐长期食用可能增加甲减风险,尤其在碘缺乏地区。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,饮食中持续缺乏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。但个体差异较大,是否发病还取决于基础碘营养状况、遗传因素及环境暴露等。
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、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功能。碘摄入不足时,甲状腺无法合成足够的激素,可能引发甲减,表现为疲劳、怕冷、体重增加等症状。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全球约20亿人存在碘缺乏风险,而食用无碘盐是主要原因之一。不过,在碘供应充足地区或过量补碘人群中,无碘盐可能更适合,例如某些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限制碘摄入。是否选择无碘盐应结合地域碘营养水平及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。
使用无碘盐需谨慎评估自身需求。孕妇、儿童及碘缺乏地区居民应优先选择加碘盐,避免甲减或克汀病等严重后果。定期检测尿碘及甲状腺功能有助于指导饮食调整。若已确诊甲状腺疾病,需遵医嘱选择盐类,盲目改用无碘盐可能加重病情。海带、鱼类等富碘食物可辅助补碘,但需注意总量,避免碘过量引发甲亢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