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道疖肿是否可以不治疗取决于具体情况。轻微疖肿可能自行消退,但多数情况下建议及时干预,避免感染扩散或引发并发症。
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细菌感染,常见症状包括红肿、疼痛、耳闷或分泌物。早期症状较轻时,部分人群可能通过保持清洁、避免刺激而自愈。但若疖肿较大、疼痛剧烈或伴随发热,说明感染可能加重,需医疗干预。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脓肿扩大、耳道狭窄,甚至引发周围组织感染,如乳突炎或颅内感染。免疫力较低者尤其需谨慎,拖延治疗可能使病情复杂化。
避免自行挤压疖肿,以免感染扩散。保持耳道干燥,游泳或洗头时可用防水措施。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处方止痛药,但不宜依赖。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,如听力下降、发热等,应立即就医。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或进行切开引流。反复发作的耳道疖肿需排查糖尿病等潜在疾病。日常预防需注意耳部卫生,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不洁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