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膜损伤并不等同于鼓膜穿孔,但鼓膜穿孔属于鼓膜损伤的一种常见类型。鼓膜损伤泛指鼓膜因外力、感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,表现形式多样,而穿孔仅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结果。
鼓膜损伤的成因复杂,包括外伤如掏耳、掌击、爆炸冲击波、感染中耳炎、气压骤变潜水、飞行或异物刺入等。穿孔表现为鼓膜出现裂孔或缺口,可能伴随听力下降、耳鸣、耳痛或耳漏。但鼓膜损伤也可能仅为充血、水肿或微小裂伤,未形成贯穿性穿孔。例如,急性中耳炎早期可能仅见鼓膜膨隆,后期才发展为穿孔。临床需通过耳镜、听力测试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损伤程度。
鼓膜损伤后需避免进水、自行掏耳或用力擤鼻,以防感染或加重撕裂。小穿孔通常可自愈,但大穿孔或继发感染需药物或手术干预。日常防护包括远离噪音环境、正确处理耳部感染、乘坐飞机时咀嚼缓解气压差。若出现耳痛、听力异常或流脓,应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病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