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体酮用于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的缓解治疗时,通常采用肌肉注射方式,每日剂量为20-40mg,具体用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由医生调整。黄体酮通过松弛输尿管平滑肌,帮助结石排出,但需严格遵循医嘱,不可自行增减剂量。
黄体酮的临床应用基于其解痉作用,可减轻结石移动引发的绞痛。对于直径小于5mm的结石,黄体酮可能辅助自然排出,但需结合饮水、运动等综合治疗。若结石较大或伴有感染、肾功能损害,需优先考虑体外碎石或手术。用药周期一般不超过2周,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激素水平紊乱。部分研究建议联合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增强疗效,但需警惕低血压等副作用。孕妇禁用黄体酮治疗结石,避免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。
使用黄体酮前需明确诊断,排除其他急腹症。用药期间监测血压、电解质及肾功能,警惕头晕、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。避免与抗凝药、镇静剂联用,防止相互作用。结石患者应每日饮水2000-3000ml,限制草酸、高嘌呤饮食。若72小时内疼痛未缓解或出现发热、血尿加重,需立即就医。黄体酮仅为对症治疗手段,根治需根据结石成分采取预防措施,如尿酸结石需碱化尿液,钙盐结石需控制钙摄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