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结石患者使用黄体酮肌注的常规剂量为每日20-40mg,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调整。黄体酮通过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,帮助结石排出,但需严格遵循医嘱,不可自行用药。
黄体酮作为孕激素类药物,在肾结石治疗中主要发挥解痉作用。肌注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,起效较快,通常连续使用3-5天。临床该剂量范围能有效扩张输尿管直径约30%,促进小于5mm的结石排出。对于疼痛剧烈或结石位置特殊的病例,医生可能短期增加至60mg/日,但需配合补液和抗感染治疗。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,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导致水钠潴留。部分医疗机构会联合α受体阻滞剂增强疗效,但禁止与非甾体抗炎药同时注射。
黄体酮肌注需深部肌肉注射,轮换注射部位防止硬结。妊娠期、严重肝功能不全、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禁用。用药后可能出现头晕、嗜睡等副作用,操作机械时应谨慎。突发性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停药就诊。药物储存需避光,25℃以下阴凉处保存。临床使用前需排除泌尿系统畸形、肿瘤等禁忌证,建议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。超声复查建议每3天一次,若72小时内无排石效果需考虑调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