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蛇舌草可能导致白细胞降低。部分临床观察和药理该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,从而影响白细胞生成。但现有证据多基于个案或小规模研究,尚未形成明确结论,个体差异较大。
白花蛇舌草作为传统中药,具有清热解毒、抗炎等作用,常用于肿瘤辅助治疗或感染性疾病。其化学成分如黄酮类、环烯醚萜等可能干扰细胞增殖周期,对快速分裂的造血干细胞产生抑制作用。部分患者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后出现白细胞减少,可能与骨髓抑制有关。动物实验显示,高剂量提取物可降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,但临床数据有限,需结合患者体质、用药方案综合分析。
使用白花蛇舌草时需监测血常规,尤其肿瘤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。避免与化疗药、免疫抑制剂联用,可能加重骨髓抑制风险。出现乏力、反复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。孕妇、儿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,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规范用药,不可自行长期服用。目前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证据,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安全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