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中耳炎是否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。部分轻症的中耳炎可能自行缓解,但多数情况下需要医疗干预以避免并发症。
中耳炎分为急性和分泌性两种类型。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伴随耳痛、发热等症状,部分轻症可能在数日内自行好转,但细菌感染常需抗生素治疗。分泌性中耳炎以积液为主,症状较轻,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,部分儿童积液会逐渐吸收,但长期不愈可能影响听力发育,需定期复查。自愈可能性与病因、免疫力及护理方式密切相关,不可一概而论。
及时就医是处理中耳炎的关键。若儿童出现持续耳痛、高烧、听力下降或反复发作,需尽快就诊,避免发展为慢性疾病或鼓膜穿孔。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掏耳,错误操作可能加重感染。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部抬高,减少奶液流入咽鼓管的风险。感冒期间注意鼻腔清洁,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喷雾缓解鼻塞,降低中耳压力。日常增强体质、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感染概率。观察症状变化,既不过度治疗也不延误就医,才能有效管理中耳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