腿骨折后打石膏出现瘙痒可通过轻拍石膏缓解不适、保持皮肤干燥清洁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搔抓、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、咨询医生使用抗过敏药物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轻拍石膏缓解不适:石膏固定后局部皮肤因封闭环境容易出汗,汗液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瘙痒感。轻拍石膏可通过振动传导分散皮肤注意力,减少抓挠冲动。操作时需避开骨折部位,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,每日可重复多次。
2.保持皮肤干燥清洁:汗液与皮屑混合易滋生细菌,加重刺痒。可用医用棉签蘸取少量酒精擦拭石膏边缘皮肤,避免液体渗入石膏内部。洗澡时用防水套保护石膏,发现石膏内潮湿可用冷风吹拂,但需防止烫伤。
3.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搔抓:铁丝等硬物伸入石膏搔抓可能划伤皮肤,增加感染风险。皮肤破损后可能引发蜂窝织炎或骨髓炎。若瘙痒难忍,可用手掌均匀按压石膏表面,通过压力缓解症状。
4.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:下肢骨折时垫高小腿利于静脉回流,减少组织水肿对神经的压迫。仰卧位时用枕头将患肢抬高15-20cm,避免长时间下垂。血液循环改善后能降低皮肤敏感度。
5.咨询医生使用抗过敏药物:部分瘙痒由石膏材料过敏引起。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,或调整为高分子石膏绷带。擅自拆石膏可能导致骨折移位,需严格遵循医嘱处理。
石膏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生长情况,出现持续红肿、渗液或发热应立即就医。饮食中补充钙质与维生素D,避免患肢承重或剧烈活动。夜间瘙痒加重时可尝试听音乐转移注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