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对婴幼儿健康有一定危害,但多数情况下属于自限性疾病,危害程度与病毒类型、感染者免疫力等因素相关。
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,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。典型症状包括发热、口腔溃疡及手足部位疱疹,多数患儿在7-10天内自愈。少数病例可能发展为重症,尤其是感染EV71型病毒时,可能引发脑炎、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重症病例早期表现为持续高热、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,需及时就医干预。部分患儿康复后可能出现指甲脱落或皮肤脱屑,但通常无长期后遗症。
预防手足口病需注重日常卫生管理。避免接触患者分泌物,勤洗手、消毒玩具等物品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托幼机构应加强晨检,发现病例及时隔离。接种EV71疫苗可显著减少重症发生率,建议适龄儿童接种。患儿居家隔离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,避免抓挠疱疹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或意识障碍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不可延误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