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热引起的皮肤瘙痒可以通过冷敷、外用药物和口服抗组胺药缓解。冷敷能暂时麻痹神经末梢,减轻痒感;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可舒缓皮肤;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能阻断过敏反应。严重瘙痒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低剂量激素药膏。
登革热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,感染后可能引发高热、皮疹及剧烈瘙痒。瘙痒主要由病毒激活免疫系统释放组胺导致。冷敷时建议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,避免直接接触皮肤。炉甘石洗剂含氧化锌和薄荷脑,每日涂抹2-3次可形成保护层。口服抗组胺药需注意嗜睡等副作用,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。若皮肤抓破感染,需联合抗生素治疗。保持环境通风干燥,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也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避免抓挠瘙痒部位以防继发感染,尤其儿童患者需修剪指甲。激素类药膏不可长期使用,可能引起皮肤萎缩。孕妇或哺乳期患者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。登革热流行地区需防蚊措施,如使用驱蚊剂、蚊帐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皮下出血等重症表现,需立即就医。部分中草药如金银花煮水外敷可能辅助止痒,但缺乏临床证据,谨慎使用。治疗期间多饮水,监测血小板指标,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