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拇指脱臼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关节、进行专业手法复位、使用支具或绷带制动、配合冷敷缓解肿胀、逐步进行康复训练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立即停止活动并固定关节:脱臼后关节稳定性丧失,继续活动可能加重损伤。需用硬板或绷带临时固定大拇指,避免关节错位加剧。固定时保持拇指自然位置,不可强行扳正,以免损伤周围韧带或血管。
2.进行专业手法复位:需由医生操作,通过特定手法将错位的关节恢复到正常位置。自行复位可能导致关节面二次损伤或神经压迫。复位后需通过影像检查确认位置是否正确,避免遗留关节不稳问题。
3.使用支具或绷带制动:复位后需用支具或绷带固定2-4周,确保韧带和关节囊愈合。制动期间避免拇指受力,但可轻微活动其他手指防止僵硬。支具选择需贴合手部曲线,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。
4.配合冷敷缓解肿胀:脱臼后48小时内可间隔冷敷,每次15-20分钟,减轻局部出血和炎症。避免直接冰敷皮肤,需用毛巾包裹防止冻伤。肿胀消退后改为热敷,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。
5.逐步进行康复训练:拆除固定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。初期以被动伸展为主,逐渐增加抗阻训练,恢复抓握功能。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,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再次脱臼。
恢复期间避免过早负重或剧烈运动,防止关节再次错位。饮食宜清淡,适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促进组织修复。若出现持续疼痛、麻木或活动受限,需及时复诊排除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