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柱侧凸需要做体格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神经系统评估、心肺功能检查、骨龄测定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体格检查:通过观察站立姿势、弯腰测试等方式初步判断脊柱侧凸程度。检查双肩是否对称、骨盆是否倾斜,记录侧弯角度和旋转情况。医生会触诊脊柱棘突位置,评估肌肉紧张度,判断是否存在结构性侧弯。体格检查是筛查和随访的重要手段,操作简便且无创。
2.影像学检查:X线平片是诊断脊柱侧凸的金标准,可测量侧弯角度并确定分型。全脊柱正侧位片能显示椎体旋转和骨骼发育状态。必要时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,进一步评估椎体畸形或神经压迫情况。影像学检查需注意减少辐射暴露,青少年患者需保护性腺部位。
3.神经系统评估:脊柱侧凸可能伴随脊髓或神经根受压,需检查肌力、感觉和反射功能。重点观察是否存在下肢麻木、行走不稳或大小便功能障碍。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,避免延误治疗。合并神经症状时需优先处理原发病变。
4.心肺功能检查:严重脊柱侧凸可能影响胸廓发育,导致呼吸功能受限。肺功能测试可评估通气障碍程度,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排除继发性心肺病变。长期随访中需监测运动耐量变化,必要时进行氧疗或呼吸训练。
5.骨龄测定:通过左手腕部X线片评估骨骼成熟度,预测侧弯进展风险。青少年患者骨龄与脊柱生长潜能密切相关,直接影响矫形方案选择。骨龄测定需结合月经初潮、身高增速等指标综合判断。
早期发现和规范评估对脊柱侧凸管理至关重要。避免自行调整或过度治疗,定期复查并根据专业建议选择干预措施。穿戴支具或手术矫正需严格遵循医嘱,同时关注心理支持和功能锻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