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衰竭的症状包括黄疸、腹水、意识障碍、出血倾向、乏力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黄疸:肝衰竭时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和巩膜黄染,尿液颜色加深,粪便可能变浅。肝功能受损后无法有效处理胆红素,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黄疸逐渐加重,严重时全身皮肤呈现橙黄色。
2.腹水: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,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。腹部膨隆伴随移动性浊音,可能因膈肌抬高导致呼吸困难。腹水感染时会出现发热和腹痛。
3.意识障碍:肝脏解毒功能下降,血氨等毒性物质积累影响大脑功能。早期表现为嗜睡或注意力不集中,后期可能出现谵妄、昏迷。肝性脑病分级越高,症状越严重。
4.出血倾向: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,常见牙龈出血、鼻衄或皮下瘀斑。严重时出现消化道出血,呕吐物呈咖啡色或鲜红色,可能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有关。
5.乏力:能量代谢障碍和毒素堆积导致全身倦怠,活动耐力明显下降。肌肉消耗加速,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,常伴随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。
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。饮食应低盐低脂,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以防血氨升高。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,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。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