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疼痛长时间存在时,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情况下可以根治。关键在于明确病因、及时干预并坚持科学治疗,避免转为慢性或引发并发症。
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,疼痛持续通常与感染未控制、积液残留或鼓膜损伤有关。急性中耳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,使用抗生素、抗炎药物配合局部滴耳液,通常1-2周可缓解。慢性中耳炎可能需更长时间治疗,如鼓膜修补术或乳突切除术清除病灶。部分患者因过敏、鼻窦炎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反复发作,需同步治疗原发病。儿童因解剖结构特殊更易复发,但随年龄增长多数自愈。
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,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止痛药掩盖病情。保持耳道干燥,游泳或洗澡时使用耳塞防止进水。擤鼻涕应单侧交替进行,减少耳压冲击。饮食清淡,戒烟酒,增强免疫力。若出现高热、剧烈头痛或听力骤降,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。定期复查听力及耳镜检查,评估恢复情况。长期不愈者需排查胆脂瘤等少见病因,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明确诊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