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膀胱功能异常的病症。控制排尿的神经通路受损时,膀胱的储存和排空功能出现障碍,可能表现为尿失禁、尿潴留或两者交替出现。
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多样,常见于脊髓损伤、多发性硬化症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、脑卒中或帕金森病等。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异常会导致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或收缩无力,同时可能影响尿道括约肌的协调性。部分患者膀胱敏感度下降,无法感知尿意,而另一些患者则出现无抑制性收缩,导致急迫性尿失禁。长期功能障碍可能引发泌尿系感染、肾积水甚至肾功能损害。
管理神经源性膀胱需结合病因和症状制定个体化方案。定期导尿可缓解尿潴留,抗胆碱能药物有助于抑制膀胱过度活动。患者需监测残余尿量,避免膀胱过度充盈。保持水分平衡但限制夜间饮水,减少尿失禁风险。康复训练如定时排尿、盆底肌锻炼可能改善症状。严重病例需手术干预,如膀胱扩大术或人工括约肌植入。日常需警惕发热、腰痛等感染征象,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和尿动力学检查,以预防上尿路损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