肾阴阳两虚是中医常见证候,指肾脏阴液与阳气均不足,导致机体功能失衡。典型症状包括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与潮热盗汗并存、头晕耳鸣、性功能减退、夜尿频多等,可能伴随精神萎靡或失眠多梦。
肾阴阳两虚的临床表现复杂,既有阴虚内热之象,又有阳虚外寒之征。患者可能午后潮热、手足心热,但同时又畏寒喜暖;男性易见遗精滑泄,女性常见月经不调。舌象多表现为舌淡少津,或舌红少苔,脉象沉细或细数。长期劳累、久病体弱或年老体衰者易出现此证,因肾阴肾阳互根互用,一方虚损常累及另一方,形成双向失衡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浮肿、口干咽燥却饮水不多等矛盾症状。
辨证时需与单纯肾阴虚或肾阳虚区分,避免误用助阳或滋阴药物加重病情。治疗需阴阳双补,但需根据具体症状调整滋阴与温阳药物的比例。日常需节制房事,避免熬夜耗伤精血,饮食宜温补平和,忌生冷辛辣。中成药如龟鹿二仙胶、金匮肾气丸等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,不可自行长期服用。若出现严重水肿、心悸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