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急疹护理需保持环境通风舒适、监测体温并合理使用退热药物、补充足够水分预防脱水、避免过度包裹衣物、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保持环境通风舒适:室内温度维持在24-26℃,湿度控制在50%-60%。空气流通可降低细菌滋生风险,但避免直接吹风。患儿需卧床休息,减少体力消耗。
2.监测体温并合理使用退热药物: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,若超过38.5℃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。退热药需按体重计算剂量,避免过量。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拭腋窝、腹股沟,禁用酒精或冰水。
3.补充足够水分预防脱水:发热时体液流失加快,需少量多次喂温水、母乳或稀释果汁。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,若6小时无尿或尿液深黄需警惕脱水。
4.避免过度包裹衣物:患儿衣着应宽松透气,以纯棉材质为佳。过度保暖可能阻碍散热,加重高热。手脚冰凉时可用温水浸泡改善循环。
5.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:出疹期间用温水轻柔清洗皮肤,避免抓挠。皮疹无需特殊处理,禁用刺激性药膏。勤剪指甲以防抓伤继发感染。
退热后若持续嗜睡、拒食或抽搐需立即就医。病程中避免接触其他患儿,防止交叉感染。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,暂停添加新辅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