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耳炎流黄水通常提示病情较为严重,可能存在化脓性感染或鼓膜穿孔,需及时就医处理。
中耳炎流黄水多由细菌感染引起,脓液积聚导致鼓膜穿孔后渗出。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。脓性分泌物可能伴随耳痛、听力下降、发热等症状,严重时感染可扩散至邻近组织,引发乳突炎、脑膜炎等并发症。儿童因咽鼓管结构特殊,更易出现此类情况。拖延治疗可能导致听力永久性损伤或感染迁延不愈,转为慢性中耳炎。
发现耳道流出黄水时,避免自行掏耳或冲洗,防止加重感染。保持耳部干燥,避免污水进入。及时就诊耳鼻喉科,通过耳镜、听力检查等明确病情。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控制感染,必要时需穿刺引流或手术修复鼓膜。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、乘坐飞机或潜水,以防压力变化加重损伤。日常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,积极治疗鼻炎、咽炎等邻近器官炎症,减少中耳炎发生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