腿部骨折的急救措施包括固定伤肢避免移动、冷敷减轻肿胀、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、避免自行复位或按摩、及时送医寻求专业治疗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固定伤肢避免移动:使用夹板、木板或硬纸板等材料将骨折部位及相邻关节固定,防止断端移位造成二次损伤。固定时需保持伤肢自然位置,避免强行拉直或弯曲。捆绑固定物的松紧度要适宜,过紧可能压迫血管神经,过松则失去固定作用。
2.冷敷减轻肿胀:骨折后局部血管破裂会导致肿胀和疼痛,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处,每次15-20分钟,间隔1小时重复。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,但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。
3.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:将受伤腿部垫高至超过心脏水平,利用重力减缓血液流向伤处,减轻肿胀。抬高时需保持固定状态,避免晃动或受力。
4.避免自行复位或按摩:骨折后断端可能错位,非专业人员强行复位可能加重损伤或刺伤周围组织。按摩或揉捏会加剧出血和软组织损伤,需保持伤肢静止。
5.及时送医寻求专业治疗:完成初步急救后需尽快就医,通过X光检查明确骨折类型和程度,由医生进行复位、固定或手术等处理。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畸形愈合或功能障碍。
急救过程中需保持冷静,避免慌乱操作。若有开放性伤口,可用干净纱布覆盖但不要加压包扎。观察伤者是否出现面色苍白、脉搏微弱等休克症状,必要时采取平卧位并保暖。搬运时需多人协作,确保伤肢稳定不受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