掏耳朵通常不会碰到耳膜。耳膜位于耳道深处,距离外耳道口约2.5-3cm,普通掏耳工具或手指难以触及这一深度。正常情况下,外耳道呈弯曲状,且耳膜前有耳垢和耳毛保护,因此轻微清洁外耳道不会对耳膜造成直接伤害。
掏耳朵时需注意工具和力度。使用棉签或挖耳勺时,过度深入可能将耳垢推向耳膜,或划伤耳道皮肤,引发炎症或感染。耳垢具有自洁功能,通常无需频繁清理。若耳垢过多堵塞耳道,可能导致听力下降或耳闷,此时建议就医处理。耳鼻喉科医生会使用专业工具如耳镜和吸引器安全清除耳垢,避免自行操作的风险。
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朵,以免划伤耳道或刺破耳膜。保持耳道干燥,游泳或洗澡后可用毛巾轻拭外耳。若出现耳痛、耳鸣、听力减退或流脓等症状,需立即就医,可能提示耳膜穿孔或感染。儿童耳道较窄且脆弱,家长不应自行为其掏耳朵。正确护理耳朵有助于维持听力健康,减少不必要的损伤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