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、右上腹疼痛、黄疸、意识障碍、凝血功能障碍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恶心呕吐: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早期常出现持续性恶心呕吐,症状逐渐加重且难以缓解,可能伴随食欲减退。由于肝功能受损,消化系统功能紊乱,导致胃部不适和频繁呕吐,严重时可能引发脱水或电解质失衡。
2.右上腹疼痛:患者常感到右上腹隐痛或剧烈疼痛,可能放射至肩背部。肝脏因脂肪浸润迅速增大,包膜受到牵拉,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。部分患者误以为是胃病或胆囊炎,延误诊治。
3.黄疸:皮肤和巩膜黄染是典型表现,尿液颜色加深,粪便可能变浅。肝细胞大量坏死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,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,沉积于组织引发黄疸,通常伴随肝功能指标异常。
4.意识障碍: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嗜睡、烦躁或昏迷。肝脏解毒功能衰竭后,血氨等毒性物质无法代谢,透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严重时引发肝性脑病,危及生命。
5.凝血功能障碍:表现为牙龈出血、皮下瘀斑或消化道出血。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,血小板减少,凝血酶原时间延长,轻微外伤即可导致出血不止,甚至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。
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起病急骤,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,避免延误治疗。孕期定期监测肝功能,出现异常及时干预,分娩是终止病情发展的关键措施。严格遵循医嘱,避免自行用药加重肝脏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