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的耳朵是否需要掏,答案是否定的。频繁掏耳朵不仅没有必要,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。耳垢耵聍是外耳道皮肤腺体的自然分泌物,具有保护作用,能阻挡灰尘、细菌等异物进入耳道。正常情况下,耳垢会随着咀嚼、说话等下颌运动自行排出,无需人为干预。
儿童的耳道比成人更窄且娇嫩,掏耳朵容易造成损伤。使用棉签或挖耳勺可能将耳垢推向深处,形成耵聍栓塞,甚至划伤耳道皮肤,引发感染或炎症。不当操作可能损伤鼓膜,导致听力下降或耳鸣。部分家长认为耳垢影响听力或卫生,但事实上,少量耳垢不会堵塞耳道,反而能维持耳道酸性环境,抑制细菌滋生。若耳垢过多或过硬,应由专业医生处理,避免自行操作。
注意避免用尖锐物品掏耳朵,包括发卡、牙签等。若儿童出现耳部不适、听力下降或异常分泌物,需及时就医,而非自行解决。洗澡后可用柔软毛巾擦拭外耳,但不要深入耳道。定期检查耳部健康,但无需频繁清洁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滴耳液软化耳垢,但需严格遵循医嘱。保护儿童耳道健康的关键是减少干预,依靠耳道自洁功能,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