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膜膨出的症状包括局部皮肤异常隆起或包块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、感觉异常、大小便失禁、脑积水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局部皮肤异常隆起或包块:脊膜膨出最常见的表现是背部中线区域出现柔软囊性包块,表面皮肤可能变薄或呈现淡蓝色,部分伴随毛发增生或色素沉着。包块大小不一,可能在哭闹或咳嗽时增大,触摸有波动感。膨出部位多位于腰骶部,少数发生在颈部或胸部。
2.下肢运动功能障碍:由于脊髓神经受压或发育异常,可能出现下肢肌力减退、肌肉萎缩或完全瘫痪。症状轻重与膨出位置相关,高位膨出可能影响双下肢,低位膨出常表现为单侧无力。部分患者伴随足部畸形,如内翻足或外翻足,行走时步态不稳。
3.感觉异常:脊髓神经受损会导致下肢或会阴部感觉减退、麻木或疼痛。部分患者对温度、触觉的感知能力下降,容易发生烫伤或压疮。感觉障碍范围与膨出节段对应,严重者可能出现区域性感觉完全丧失。
4.大小便失禁:骶神经受累时,膀胱和直肠控制功能异常,表现为排尿困难、尿潴留或尿失禁,排便功能也可能受影响。长期失禁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或肾积水,需通过导尿或药物干预缓解症状。
5.脑积水:部分脊膜膨出患者合并脑脊液循环障碍,导致颅内压增高。表现为头围增大、前囟膨隆、呕吐或嗜睡。严重时可能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,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及时干预。
脊膜膨出的症状需结合影像学与临床检查综合判断,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存在差异。新生儿期重点观察皮肤异常与包块,儿童期需关注运动发育迟缓或排尿异常。早期发现有助于改善预后,但需避免盲目按压膨出部位以防破裂感染。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制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