脊膜膨出的症状包括背部中线处可见囊性包块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、感觉异常或缺失、排尿或排便障碍、脑积水。具体分析如下:
1.背部中线处可见囊性包块:脊膜膨出最直观的表现是背部中线位置出现囊性隆起,包块大小不一,表面皮肤可能正常或变薄,严重时可能破溃或渗液。包块内包含脑脊液和神经组织,触碰时可能柔软或有波动感。新生儿出生时即可发现,部分病例伴随局部毛发增多或色素沉着。
2.下肢运动功能障碍:膨出的脊膜压迫或牵拉脊髓神经根,导致下肢肌肉力量减弱或完全瘫痪。表现为婴儿蹬腿动作减少、站立或行走延迟,严重者无法自主活动。肌张力可能异常增高或降低,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关节畸形或肌肉萎缩。
3.感觉异常或缺失:脊髓神经受损会影响感觉传导,出现下肢或会阴部皮肤麻木、刺痛或温度觉减退。部分患者对触碰无反应,甚至因感觉缺失导致反复受伤而不自知,如烫伤或压疮。
4.排尿或排便障碍:骶神经受累时,膀胱和直肠功能受影响,表现为尿潴留、尿失禁或排便困难。婴幼儿可能出现排尿哭闹、尿布长期干燥,年长儿则常出现反复尿路感染或便秘。
5.脑积水:部分脊膜膨出合并脊髓脊膜膨出时,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颅内压增高。表现为头围异常增大、前囟饱满、呕吐或嗜睡,严重时出现抽搐或发育迟缓。
脊膜膨出需尽早诊断干预,避免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。孕期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,出生后需多学科协作评估。术后需定期随访神经功能及发育情况,注意预防感染和压疮。日常护理中避免包块受压,关注排尿排便变化,及时处理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