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牡蛎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煅制、醋制等,目的是增强其收敛固涩、制酸止痛等功效。牡蛎炮制后质地酥脆,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,同时降低寒凉之性,更适合临床使用。
煅制是牡蛎最常用的炮制方法。将生牡蛎洗净晾干后,置于无烟炉火或煅药炉中,用武火煅至灰白色或青灰色,质地酥脆时取出,放凉后碾碎或研粉。高温煅烧可使牡蛎中的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,增强收敛作用,适用于治疗遗精、崩漏、胃酸过多等症。醋制牡蛎则是在煅制基础上,趁热喷洒米醋拌匀,利用醋的酸性增强牡蛎入肝经的效果,常用于肝郁气滞、胁痛等症。部分地区还有炒制、蜜炙等炮制方法,但应用较少。
炮制牡蛎时需注意火候控制,避免煅制不足或过度。煅制不足可能导致药效减弱,而过度煅烧则易使牡蛎焦化,失去药用价值。煅制过程中应保持通风,避免吸入粉尘。醋制时需选用优质米醋,喷洒均匀以确保药性稳定。炮制后的牡蛎应密封保存,防潮防霉变。临床使用需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炮制品,如胃酸过多宜用煅牡蛎,肝郁胁痛可选用醋牡蛎。牡蛎不宜与麻黄、吴茱萸等药物同用,以免降低药效或产生不良反应。